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财经新闻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政法频道】“能打字绝不打电话”,一听到铃声就紧张,你有电话恐惧症吗?

你听到电话铃声会紧张吗?

又或者因要打电话而冒冷汗?

有人可能会疑惑

接电话不是生活中的小事吗?

可对于一些人而言

接打电话却有着一定的心理负担

许多网友表示

对“电话恐惧症”产生强烈共鸣

政法频道

电话恐惧症指的是对拨打或接听电话的恐惧和回避行为。

尤其在高度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一部分人喜欢私事用社交软件,公事用邮件、办公APP等,唯独对接打电话有着恐惧和警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给自己贴上“电话恐惧症”的标签。

电话恐惧症并没有被正式归入心理疾病的范畴,只是作为社交恐惧和社交焦虑的一种形式,具体表现为:

① 能文字交流就绝不语音通话;

② 每次拨打电话都要纠结一番;

③ 看到来电都想无声呐喊救命;

④ 电话接通时会产生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屏住呼吸;

⑤ 挂断后感觉轻松长舒一口气。

政法频道

网络上不少人分享自己的恐惧原因,铃声一响,就开始了太多的脑补。有人嫌电话耽误时间,有的则怕尴尬、怕沉默,有人怕加班、怕出事,还有人怕诈骗骚扰。本质上,来电恐惧症,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折射出当下人们对失控感的逃避。

(1)

语音通话

入侵性强,失控感高

从面对面交谈,到电话通讯出世,再到线上工具推陈出新,随着越来越多介质的引入,人与人交流的方式变得更加便捷。

然而,当即时文本发送成为可能,突然响起的电话就成了“冒犯”。因为面对面交流时,我们都是做足准备从容应对,但语音通话总是在我们放松警惕时突然偷袭,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因此,我们害怕的不是电话铃声,而是关系界线可能被强硬跨越的入侵感和失控感。

(2)

语音通话

需要即时回应

文字交流虽然缺少很多信息,但不需要马上回答,可以细细揣摩,斟酌表达;面对面谈话虽然需要即时回应,但可以察言观色,收集线索。而语音通话处于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似乎也差点意思。

因为语音通话需要即时回应,所以人们少了衡量利弊的时间,在回答他人问题时来不及思考,只能依照习惯进行反应。很多话我们常常会脱口而出,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变得口是心非,心里明明很在意,说出来的话却云淡风轻。

无论是说话不过脑,亦或是心口不一,都容易让交流陷入僵局,因为我们做出的是反应,而不是回应。

(3)

语音通话

缺少非语言信息

与面对面或视频交流不同,打电话没有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缺乏非语言线索。研究表明,人们在解读和判断对方发出的信息时,对话内容和说话语气只能提供45%的线索,剩下的55%靠的是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因此,人们打电话时无法从语言信息之外得到更多对方的反馈,从而也就没办法准确判断对方的意思。

语音通话想要达到想要的效果,需要我们在电话的这一端摆出姿态、调动情绪,才能让自己的声音和态度在电话的那一端展露出来。

语音通话甚至比现实交流更累,因为付出一样的努力,结果却大打折扣。而文字交流只需要一个表情包,就能秒杀语音通话的所有努力。因此,我们害怕的不是电话通话,而是付出很多却收获甚微的低效和疲惫。

政法频道

我们需要分辨自己的电话恐惧的根源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逐个击破。不过有两种有效应对电话恐惧的通用方法可供参考:

(1)

先打草稿,准备话术

无论是主动拨打电话还是接听来电,我们可以给自己提前拟几份应对不同情况的谈话草稿。把在语音通话中自己最害怕、最焦虑的谈话节点的应对话术写下来。

(2)

先不接听,稍后回拨

如果电话是在你毫无心理准备的时候响起时,可以试着先不接听。等待自己从电话铃声激发的应激状态走出来,并做好心理准备或打好谈话草稿后再回拨,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说多错多、场面失控的可能性。

你有“电话恐惧症”吗?

你更喜欢哪种交流方式呢?

如果不想错过精彩内容

记得星标“政法频道”公众号

政法频道

来源:科普广州  封面图:AI作图  编辑:月光

政法频道

政法频道

你“在看”我吗

关键词推荐:抚州市整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