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知识网作文、诗词、文学知识分享平台

【大众网】父爱如东坡

新人999|
10

循着年谱读苏轼(21)父爱如东坡

元丰四年(1081)二月,在长子苏迈陪伴下贬谪黄州整整一年的苏轼,和侍友马梦得一道,开垦城东一块废弃营地以生产自救。

上年五月底,妻子王闰之带着苏轼的乳母、侍妾、奴婢及两个儿子,在苏辙的陪护下自南都(商丘)赶来团聚。11岁的苏迨、9岁的苏过正是“狼吞虎咽”的年龄,一家十几口张嘴吃饭的压力陡然增加起来。于是,苏轼带着孩子们“拓废垒、拾瓦砾、烧枯草、清暗井”,时年46岁的他扛起丈夫、父亲的家庭责任,“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作《东坡八首》,并由此号“东坡居士”。

大众网

元丰三年到元丰六年,是东坡先生阖家团聚时间最长、家庭成员最全的岁月。

元丰五年(1082)春天,为了改善拥挤的居住环境,他于东坡旁筑屋五间,“谓之东坡雪堂。种蔬接果,聊以望老”。

这一年的初秋夜,东坡先生与长子苏迈作诗联句。他已“暗枝有惊鹊,坏壁鸣饥鼠”感叹困匮乏食的生活,儿子则眺望星空宽慰道“露夜耿高梧,风萤落空庑……”

这一年的深秋,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他教奴婢捣去皮壳充粳米做饭吃,嚼在嘴中啧啧有声,孩子们不喊难吃,反互相调笑,说是嚼虱子,之后又将大麦、小豆杂在一起进行改良,一家子竟吃得津津有味,王闰之大笑曰:“此新样二红饭也!”

冬春之交,提举江西常平的老乡蹇序辰(授之)路过黄州,正欲上马赴约的苏轼,突遭“儿妇眩倒,不省人者久之,救疗至今,虽稍愈,尚昏昏也”,虽然蹇是弟辙任职“筠州监酒税”的上级领导,但苏轼依然爽约,在随后的致歉信中,一句“小儿辈未更事,义难舍之远去”尽显浓浓的“夫情父爱”。

什么是家庭幸福?这年年末,苏轼在写给堂兄苏不危(子安)的信中透露,老家好友巢谷来黄州看他,对孩子们很严,也常“亲自煮猪头,灌血腈,作姜豉菜羹”,他说,收到信后希望一并转给二哥子明,“老兄嫂团坐火炉头,环列儿女,坟墓咫尺,亲眷满目,便是人间第一等好事。”

元丰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侍妾朝云为东坡生下四子苏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东坡高兴地作《洗儿戏作》诗,倾泻寄望孩子“既平安是福,又出人头地”的质朴父爱。他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和古今所有父亲一样,苏轼将父爱从初为人父的“起名字”起,集“宠娃、炫娃、助娃”于一身,聚 “成材、成家、成事”各阶段。

起名字是本事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字,其实是道德伦理箴铭化的符号,是美好期望的凝练表达。

对孩子最早的价值观教育,首先是从给他们起个好名字开始。

苏轼四个儿子取名字,一是遵循了“伯仲叔季”的长幼排序,二是遵守了共用“之”字旁的同辈规则,三是尊崇了尚书、礼记、诗经、论语、易经等文化经典,四是尊重了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

嘉祐四年(1059年),24岁的苏轼初为人父,妻子王弗生下儿子时,恰逢苏轼考中进士因母丧返乡丁忧期满,正准备出川入仕踌躇满志之时,所以苏轼为长子取名苏迈,字伯达。既希望苏迈也暗含自己要勇往迈进,实现人生通达的境界。

熙宁三年(1070),35岁的苏轼在京师开封有了第二个儿子,也是与王闰之生的第一个儿子。这11年,他先后经历王弗去世,父逝丁忧、续弦王弗表妹王闰之等家庭变故,仕途上也因反对新法而遭诬告,任为开封府推官,倍感世态炎凉,加上这个儿子生下来就身体不好,所以苏轼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人生能够“及得上”,活得安稳快乐就好,故取名苏迨,字仲豫。迨,及也。仲是行二,豫,安也、怡也,也暗含出生地。

熙宁五年(1072),37岁的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迎来了他与王闰之的第二个爱情结晶。苏轼为之取名过。遵说文、广雅等意,寄寓吉善,有渡、至、越的意思。古人给孩子先起名,一般至二十岁时再起字。苏过,字叔党,叔行三,经历新旧党争,旧党分裂等纷繁复杂政局,苏轼应有相应反思,一从《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二就恩师欧阳修之意,多结君子之党,勿入小人之党。希望儿子,宁犯君子之过,勿犯小人之过。

苏轼与侍妾朝云所生的第四个儿子苏遁不到一岁即夭折尚未取字,小名干儿。《周易?序卦》:“遁者,退也”,并不吉利。估计此名系孩子去世之后为怀念所取。

元丰七年(1084)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自杭州移汝州团练副使途至金陵(南京),小儿子突然病亡。苏东坡老泪纵横,连写两首诗倾泻他和朝云中年失子的欲绝悲痛: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教儿子是本职

一是案例教学。元祐三年(1088)十二月三日,在京师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的繁忙公务中,东坡与《评诗人写物》为题,给16岁的儿子苏过辅导赋诗之道,他以《诗经》中《氓》、林逋《梅花》、皮日休《白莲》诗为正例,石曼卿《红梅》为反例,通过案例式教学,讲解写诗怎样描摹物象,展示何为“写物之功”,在苏轼的耳提面命下,特别是历经儋州志隐苦读,先后抄《唐书》、《前汉》,被苏轼称为“穷儿暴富”。苏过的文学成就远超两个哥哥,终年52岁的他又称“小坡”,著有《斜川集》,一生不求官求名,反而成为是苏轼子侄辈惟一被《宋史》入传扬名的文学家。

二是文旅研学。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亲自送科举中进士第的苏迈赴任德兴县尉(正八品),在途中父子绕道去石钟山,在《石钟山记》中,苏轼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告诫苏迈凡事不可随意臆断,须得有实证精神,不可人云亦云。

元祐七年(1092)三月上巳日,苏轼自知颍州移知扬州上任,途径安徽怀远县,与苏迨苏过同游涂山与荆山,作诗叙写与儿同游之乐,并以游涂山思大禹治水之功,游荆山思卞和献玉之志,以此教导孩子们需效法古之贤者立坚韧不拔之志,不畏困难,恪守初心。

三是赠铭促学。苏轼送给入仕儿子的礼物是一块砚台,他在砚底以道劲楷书铭诗以时时提醒25岁的苏迈:“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苏迈活了60岁,从政期间宽仁待民,深受民众的信任与爱戴。苏轼称“长子迈作吏,颇有父风”。 苏迨好学,性情刚直。苏东坡评价 “诸子惟迨,好学而刚”“迨好学,知为楚辞,有世外奇志”。为了鼓励儿子,苏东坡亲笔给苏迨书写了六篇赋。还把自己喜欢的一方砚台送给苏迨,并为儿子写了《迨砚铭》: “得之艰,岂轻授。旌苦学,畀长头。”大意是:这方砚台得来十分艰难,原本不肯轻易送人;现在送给长头儿子,以勉励苦学。

四是身教悟学。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苏轼从知定州任上。被贬往英州,苏辙分俸七千让苏迈、苏迨去宜兴安家。行至汤阴,大旱赤地中,苏轼得到一碗豌豆大麦粥,于是写诗教育三个儿子,要保重身体,不辜负百姓一粥一饭之恩,并期许,希望再次归来之时可以看到重现盎然生机。

夸儿子是本能

相较于苏洵的严父做派,苏轼则属慈父无疑,他的诗文,很少有对孩子们的严厉教诲,多开启的是“宠娃、溜娃、炫娃”模式,对孩子们的优点,他总是放大看,到老都念念不忘。

一是夸一生。绍圣年间,苏迈请任韶化州仁化县令,以方便去探望被贬到惠州的老父亲。苏东坡想起苏迈幼时一首描写沙果的诗,依然清晰记得“熟颗无风时自脱,半腮迎日斗先红”这两句,夸奖苏迈“于等辈中,亦号有思致者”,又追忆儿子作酸枣尉时的残句:“叶随流水归何处,牛载寒鸦过别村”,夸赞“亦可喜也”。

二是比着夸。在黄州时东坡曾言:“传家诗律细,已自过宗武。短诗膝上成,聊以慰怀祖”,称赞苏迈写诗之才力已超过杜甫之子,足以慰藉先祖。

苏迨16岁时跟着苏轼赴任登州,在淮口遇风,赋诗。苏轼一看,高兴得不得了,用迨诗韵作诗:“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苏轼说,我的诗就像一匹生病的马,只会哀鸣着吃草;我儿的诗才是一匹矫健的好马,打个响鼻儿都能让一群马倒下去……这水平,已经远胜陶渊明之子、超过孟郊和贾岛!

三是混合夸。苏轼在惠州与儿子苏过爬罗浮山赋诗,写着写着就进入“炫娃”时间,“小儿少年有奇志, 中宵起坐存黄庭”,夸赞苏过从小就有奇志,眉宇间心神“心不外驰,方寸不乱”,接着夸儿子的文笔“近者戏作凌云赋, 笔势仿佛离骚经”,旋即进入“混合夸”:“负书从我盍归去,群仙正草新宫铭。汝应奴隶蔡少霞, 我亦季孟山元卿”,表示儿子苏过远远超过为仙人书铭的蔡少霞,自己与紫阳真人山元卿不相上下!

帮儿子是本分

一是帮儿子求医。苏迨出生时患小儿麻痹症,四岁前一直不能走路,要靠大人抱或背负,苏东坡有诗句:“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多方治疗也未见大效。苏东坡去杭州任通判,与上天竺寺的辩才法师交好,就让苏迨在观音菩萨面前落发(剃度),请辩才为儿子摩顶,取名竺僧。“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苏轼把为儿子治好病的功劳都归功于辩才,实际上并没好利索,以至于苏迨16岁写诗被苏轼猛夸时还不忘叮嘱“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 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哲宗在明堂祭祀神宗,大赦天下,十七岁的苏迨因明堂恩而得到承务郎官衔(从九品,不是实职官),苏东坡就买了一道度牒(和尚的“身份证”),让辩才另外剃度一人,以赎回苏迨。

二是帮儿子求婚。苏轼为了三个儿子婚事可谓操碎了心。熙宁十年(1077)三月,苏轼为19岁的长子苏迈求婚于世交石康伯(幼安),希望将他的女儿嫁给苏迈,并亲笔撰写《与迈求婚启》:“里闬之游,笃于早岁。交朋之分,重以世姻。某长子迈,天资朴鲁,近凭一艺于师傅;贤小娘子,姆训夙成,远有万石之家法。聊伸不腆之币,愿结无穷之欢。”当时石康伯恰在京师,因此,罢密州任返京的苏轼,就在京郊范镇的东园把孩子的婚礼给办了。

苏轼很想和恩师欧阳修一家皆为秦晋之好。元祐初年,他在京师拜见欧阳修夫人薛氏,并向薛夫人提出“敢以中子,请婚叔氏”的请求,薛氏答应了将儿子欧阳棐的女儿十四年许配给苏迨。元祐六年(1091)三月,苏迨在礼部会试中遗憾落榜,苏轼提议,那就先成家再立业,随后,在苏迨在颍州迎娶了十四娘。苏轼对儿媳非常满意,夸赞“自汝之归,夫妇如宾,娣姒谐睦,事上接下,动有家法。”可惜过门没多久十四娘就病亡,苏轼亲自撰写祭文。之后,又选了另一位欧阳修的孙女迎娶为苏迨的继室。苏迨最后活了57岁,官至至朝散郎(从七品上阶)、驾部员外郎(正七品)。

苏轼为三子苏过的婚事,亲自撰写婚启,恳请范镇的儿子范百嘉,希望将女儿范氏许配给苏过:“敢议婚姻,盖恃乡闾之末;随忘门阀,亦缘声气之同。龟筮既从,祖考咸喜。伏承令子弟二小娘子,庆闱擢秀,岂独卫公之五长;而某第三子某,驽质少文,庶几南容之三复。恭驰不腆之币,永结无穷之欢。悚抃于怀,敷述罔既。”

苏轼果然如愿以偿。

三是帮儿子求情。元祐六年(1091),长子苏迈从雄州防御推官赴任河间县令,恰好老友钱勰(穆父)为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辖河间。苏轼提笔写信:“迈拙而愿,既备门下人,又旦夕左右,想蒙提诲如子侄,不在区区干祷也。”恳请钱勰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多多提携苏迈。

东坡“平生无一女,谁复叹耳耳”,当不成女儿奴,他妥妥把自己当成了儿孙奴,竟还给苏迈的二儿子苏符写过婚帖。

在别人看来,东坡先生有无数伟大的作品,但在他自己看来,自己的几个儿子就是此生最开心的得意之作。透过点点滴滴的文字,于平平淡淡的真实中,我们分别可以感知一个平凡父亲的浓浓爱意。

至晚年,借着弟弟子由家生第四个孙子的喜事,他欣然赋诗,将爆棚父爱超浓缩为一句话——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大众网

大众网

点分享

大众网

点收藏

大众网

点在看

大众网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