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抬头、挺胸、目光看远方;别忘自信、大方、声音响全场;拉开幕布,眼前是希望,那就上船、扬帆,现在就启航……”
随着学生原创歌曲《戏聚》唱响,2024年闵行区“戏‘聚’”艺术“一条龙”专场展演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闵行紫竹分校落幕。
京剧、课本剧、音乐剧、儿童剧……好戏连台!华东师范大学闵行基础教育园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孩子们,共赴一场戏“聚”之旅。
此次活动由闵行区教育局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闵行紫竹分校、闵行区美育(戏剧)特色联盟承办。
戏剧艺术展现无尽活力
在台前,孩子们演绎、共情、表达;在幕后,孩子们不断排练、设计布景、制作道具……在他们的努力下,好戏才能上演,展现无尽活力。
展演中,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永德小学京剧社团的孩子们表演了京剧《穆桂英挂帅》“猛听得”选段;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花儿京剧团表演了京剧《锁麟囊》“春秋亭”选段。
上海民办圣华紫竹双语学校的孩子们表演了音乐短剧《Growing up debate》,故事讲述了一群小学生在心理课上就“成长是否是一件好的事情”展开讨论,孩子通过歌舞和戏剧表演,寻找成长的意义,逐渐意识到成长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机会的精彩旅程。
华东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戏剧团表演了致敬教育宗师廖世承先生的话剧《师说》中的片段“惜才”,展现了廖世承充满了艰辛和挑战的教育生涯,以及他始终坚持以教育为国家播撒希望种子的信念。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幼儿园共同演绎的儿童剧《蝴蝶,如此耐心》,用童话的方式展示蝴蝶成长的过程。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饰演“毛毛虫”,憨态可掬的爬行让人忍俊不禁;小学的孩子们饰演蝶蛹和羽化成蝶的阶段,用长绸扇舞演绎破茧成蝶的那一刻;最后一幕场景回归现实,小学生们走进了昆虫博物馆,在观摩了蝴蝶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成长也展开了沉思——成长,需要耐心。
上海戏剧学院闵行附属学校的孩子们表演了儿童剧《星空的孩子》。雯雯的妈妈要过生日了,雯雯想给妈妈一个大大的生日惊喜,然而生日当天雯雯的妈妈竟然缺席……这个剧目讲述了雯雯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寻找妈妈的故事。
活动中,来自闵行美育(戏剧)特色联盟的学校们带来了学校戏剧特色社团展示,包括扇子画、传统脸谱绘画、伞画、漆扇制作等。
展演结束后,闵行区戏剧教师联合会的老师们与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研究生们一起参与了戏剧工作坊交流活动。
戏剧教育融入成长之路
“戏剧的创作和表演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也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人文历史,提升人文素养。”据华二紫竹、华二附初校长施洪亮介绍,华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作为上海市高中艺术一条龙戏剧特色的龙头校,通过戏剧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将美育镶嵌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中。
据透露,在华二紫竹常规的艺术课程中,教师将“戏剧(戏曲)知识”和“艺术熏陶”合而为一,以普及戏剧知识为主,充分发挥校园戏剧艺术课程的育人功能。
在选修课上,教师通过开设专业的练习课程,聚焦戏剧本身,为有效提升学生戏剧素养进行不懈探索。校内不同年级和学科的教师还开设了“欢乐戏剧人”“玩转舞台剧”“我和我的小伙伴”和“在剧场遇见自己”等选修课程。
华二紫竹的“Domino话剧社”是学校“元老级”社团之一,社团成员一直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学生原创剧目围绕着哲学、社会、人类、自然、爱等永恒的话题,进行剧本创作和戏剧表演。
华二紫竹非艺术类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将自己学科的知识与戏剧进行有机结合,由此诞生了“数学话剧”“校园历史剧”“英语课本剧”“心理短剧”等作品。
从紫龙路到紫凤路,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再到高中,都属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基础教育集团的一分子,艺术教研组实现了园区的纵向打通,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据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苟健介绍,未来,闵行区将继续深化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在戏剧教育中注重学生的全面素养发展。通过不断提升戏剧课程教育课程建设与辐射、开展多渠道维度的共建合作与资源共享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为培养更多具有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图片由相关活动主办方提供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