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周围有很多人对股票感兴趣,尤其是股价。但是,据我观察,大部分人研究股票的问题,无非就是两个古老的话题:
什么时候股价会涨?
什么时候股价会跌?
其实,除了这两个问题以外,关于股票还有更有意思的问题可以研究。
今天我就来说一个:
为什么买股票的人越多,股价就越会涨呢?
看到这个问题,有的人会说了,这有什么难的,供求定律呗。
一种商品,买的人越多,供不应求,价格自然就会涨了。
高中政治课本里面的知识,这也值得拿来讨论?
事实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在以上解答中,其实是基于两个很重要的假设:
①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的基础。
②股票是一种商品。
但是,请仔细想想,这两个假设真的成立吗?
首先,我们看供求与价格的关系。
拜课本所赐,多数人说起价格规律,必谈供求关系,好像价格就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供求关系就是价格规律的最底层逻辑了么?
实则不然。如果深入思考,你会发现供求关系只是影响因素而已,真正决定的价格的,是其他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什么,经济学界争议不止。有的说“价值”,有的说“效用”。在我看来,以上都不是。
从客观角度来说,价格的本质,其实是市场上一件商品可以交换到的货币的数量。
它本质上是一个比值,也就是交换比。
交换比,是由什么决定的?
当然是由分母和分子的相对数量决定的。
也就是可交换的商品数量(分子),与市场上可用来交换这种商品的货币数量(分母)决定的。
再通俗点说,价格就是商品和可交换货币的稀缺性之比。
如果商品增长速度比货币发行速度快,就意味着货币相对于商品而言越来越稀缺,商品就会贬值;
如果流通货币发行速度比商品生产速度快,就意味着,商品相对于货币越来越稀缺,货币就会贬值。
所以超发货币,会造成通货膨胀。而粮食丰收,反而会造成谷贱伤农。
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天平式的兑换机制。
价格的存在,无非是站在天平的一端,去打量天平的另一端。
本质上说,这就是两种商品稀缺性的此消彼长。只不过,人为约定之下,其中一种商品被定义为标准化的工具罢了。
那么,商品之间的稀缺性之比,又怎么转化成了供求关系比的影响呢?
这就要说到一个词,叫交换频率。
对于商品,尤其是消费品来说,交换频率是有限的。
比如,在一个市场上,有100吨苹果,还有10000个单位的货币专门用来交换苹果。
此时市场规定,苹果的市场价格,只取决于市场上剩余可交换苹果,与剩余可交换货币之间的数量之比,或者说稀缺性之比。那么,此时的苹果价格是100块钱/吨。
可是,当有人花100块钱去买了一吨苹果之后,这个交换比值就变了。
因为,苹果被交换以后,基本上是消费掉的,也就是退出交换市场了。
而货币,在交换购买了苹果以后,依然会停留在市场中继续扮演着交换等价物的角色。
因此,有人花100块钱买了1吨苹果之后,市场上剩余的可交换苹果只有99个了,而货币却依然有10000个单位。
在不考虑新生产苹果出现的情况下,剩下可以买的苹果越来越少了;而用来交换的货币却一直是10000个单位。天平一端数量减少,天平另一端数量不变,如果天平永恒地平衡着,那么只能说,倾斜的唯有交换比例,也就是价格。
这就是静态消费市场的模型。
如果考虑苹果有新的供应,同时也考虑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购买苹果的预算资金,那么这个游戏就变得更加好玩了。
它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如果说,这个市场起初依然有100吨苹果,还有10000个单位的货币。但是,苹果的生产初始速度是一天2吨,而人们的消费初始速度是一天一吨。此时明显是供过于求。
有人花100块钱买了一吨苹果,此时苹果商运来了2吨。10000个单位的货币依然不变,但是苹果数量却相对于货币数量出现了增加。同样是10000个单位的剩余可交换货币,面对的却是101个单位的苹果,于是苹果的稀缺性下降了;价格下跌。
如果,人们的购买热情上涨,每天吃掉两吨,追平了供应,这时候,你会发现,苹果的价格又上升了。
如果人们继续热情高昂,每天吃掉4吨,而苹果依然生产2吨,这时候,你会发现苹果的价格继续上涨。
由此可见,供求关系,是怎样改变商品价格的呢?它改变的是商品数量的增长速度,进而改变了商品相对于货币发行的增长速度。以上模型,其实还没有考虑到货币的发行速度,如果供不应求,但是赶上政府对于货币的回收。苹果只剩下50吨的时候,可用于交换的货币也变成了5000个单位,那么此时的价格或许就是不变的了。
因此,供求关系,只是在不考虑货币发行速度的情况下,通过影响商品数量增速,进而影响到商品与货币的稀缺比(即价格)的一种机制。——这句话非常烧脑,但是我找不到更好的表述方式。
但是,供求关系能够影响消费品数量,那是因为消费品交换以后是退出交换市场的。你买了个苹果很快就吃了。
但是,对于股票来说,是否适用呢?
这就引申出第二个问题了。
股票是跟苹果一样的商品吗?
明显不是。
首先,股价代表了什么?
按照以上的定义,股价就是市场上的流通股数量和人们乐意用来购买股票的资金数额之比。
假如,市场上有100张股票在流通,同时,股市里的资金有10000元。
按照消费品的逻辑,你可以说,有人买了一张股票,花了100元,这时候市场剩余可交换股票只有99张了。但是你刚刚花的100块钱,还是可以去购买其他股票的。所以,资金依然是10000元。由此可见,以前是100张股票对应10000元的那么一个市场。现在是10000元却对应于只有99张的剩余可购买股票。在没有增发的情况下,股票越买,剩余可购买的股票就越少。下一张股票一定比上一张股票贵。
这样的逻辑对吗?
显然不对。
股票不是消费品。有人花了100块钱买一张股票,这100块钱固然是可以继续循环利用,可是股票不是苹果,它没有被购买的人吃掉,消费掉。其实,它依然停留在市场中,依然是可交换的。
换言之,在这个股票市场中,有人花100块钱买了一张股票,购买前市场上有10000元可交换的资金 100张股票,购买后依然是10000元可交换资金 100张股票。股票数量和购买资金的数额之比,并没有因为购买而发生变化。
按常理说,股价是不可能因此而变化的。
因为他不是消费品,不是桌子椅子苹果香蕉,100块钱买了一件,你就拿回家去用了,去吃了,就退出市场了,市场上就少了一件桌子椅子苹果香蕉。
它是投资品,你买了它,还是用来继续交换的,它依然是“剩余”可交换商品。
所以说,这必须有一个其他的解释。
这也就是我说的,为什么我觉得“买股票的人越多,股价越涨”,这一现象,其实非常不同寻常。
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提出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流动性差异。
为什么商品越买越少,而货币买东西,数量不变呢?
其实可以解释为两者的流动性不同。
商品也不全都是用来消费掉的,有的人买消费品,就可以二手卖出。有的地方就是用实物进行交换的。只不过,我前面提过,交换频率不一样,交换范围也不一样。
哪怕,有的人买东西,他就是为了倒卖的。但是这样的商品,能够有多少呢?交换的频次能高于货币吗?
因此,就从流动性来看,商品就是越买越少的。买了就默认为“暂时不卖”,只要商品暂时不卖,而资金时时买卖,二者的剩余可交换数量就会发生变化。
股票,其实也是如此。
在股票交易中,我们完全可以假设,刚购买的股票它是不会马上就卖的,也就是说再购买的瞬时,由于流动性差异,剩余可交换的股票数量,就默认为比资金数量减少了。
购买前是10000元资金 100张股票,购买后的短期之内,市场上的可交换资金和股票就默认为是10000元 99张股票。
而股价,就是反映短期的交易信息的,反映出当时的稀缺比。于是股票,就是买得越多,剩余可购买数量越少。于是价格越来越贵。
第二种解释:人们用于购买股票的资金差异。
为什么股票越买越贵?
这不是剩余可交换的股票数量越来越少,而是随着买股票的人越来越多,用来买股票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从而造成了同样数量的股票,相对于购买资金而言,越来越稀缺。
股票炒的就是预期,而人们的预期往往就是一个时期的精神共鸣。比如,当社会上发生什么巨大利好消息时,人们普遍认为股票要涨。于是人们纷纷开户投入资金去买股票,这时候市场上可交易股票数量是不变的,不管交易多少次,都是那些票在周转。但是资金却越来越多。
当股票发行速度和周转速度,远远低于资金涌入股市速度的时候,股票相对于货币来说,确实是越来越稀缺,也越来越贵。
第三种解释:因果倒置。
这种解释很有意思,我觉得可以打破思维惯性。用一下反向思维。
我们看到买股票的人越多,股价越涨;好像是前者导致了后者,其实,这根本就不是如此。
恰恰相反,是股票涨了,买股票的人才越来越多。
股价的涨根本就不是结果,而是原因。
股票因为某种原因,突然上涨,可能是因为庄家高度控盘导致的实际可购买数量其实很少;可能因为宏观政策需求导致的价格上涨,反正是出于某种非购买因素上涨。
这时候,人们出于逐利之心,看到股价涨了,纷纷购买,而且涨幅越大,诱惑越强,买的人也越多。
因此,根本就不是“买导致涨”,相反,是“涨导致买”。
以上三种解释,都是在某种程度上逻辑完整的。
但是我更觉得,三种解释也并不是互斥的。在理解了价格的本质之后,再来看股票的问题,也许我们会有更加清晰的市场观。
盲目追求股价涨跌,我们很可能会失去许多探索的乐趣。
以上的价格理论模型,也许并不能让你接受,但是,我自认为,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考乐趣呢!
文章来源:波澜畅谈,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