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财经新闻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红河县政协】红河县侨乡文化的传播者‖记何作庆情系侨乡迤萨二三事

红河县政协

      红河县城迤萨,耸立在左江右河拥抱的一条峻秀的山梁上,这里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这块多情的红土地,孕育了绚丽多彩的侨乡文化、民风风俗、自然景观而声名远播。一代又一代的迤萨文化人,痴心不改,薪火相传,耕耘在侨乡大地这块文化沃土上,把名不见经传的边地迤萨,打磨成了享誉四方的一张靓丽名片和网红打卡地。吹尽黄沙始见金,何作庆老师就是这些拓荒者中的佼佼者。

红河县政协

      何作庆,迤萨赶马人的后代。这个六零后出生的彝族后生,秉承了迤萨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从小志存高远、学习用功、苦读诗书。1980年,以优异的成绩从红河一中这所边疆中学,考入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满怀报效桑梓的雄心壮志,他回到了生养他的故乡迤萨,分配到距县城30多里地的哈尼山乡一所民族中学任教。

红河县政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凤凰要把高枝占。几年后,何作庆老师怀揣对乡土的眷恋,依依不舍,渡过红河,远走他乡求职。世上有伯乐,慧眼识珍珠。求贤若渴的蒙自师专(今红河学院)掌门人,胸襟开阔,把这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彝族小伙,召于帐下,成为蒙自师专的一名历史老师。如鱼得水的他,展现了卓越的才华,一步一个足印,在教书育人的广阔舞台上纵横驰骋、孜孜不倦。天道酬勤,社会给了何作庆老师很高的回报,他成为上海师范大学的博士生,中国赴日本访问学者,还出访过好几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美丽的光环簇拥着精彩的人生,现如今他担任云南省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红河州侨联顾问、红河县侨联顾问、红河学院历史系教授。

     何作庆老师一直关心关注着地方的发展。他曾经是一名光荣的州政协委员,一届履职,终身不悔。在任期内,他认真履职,发挥委员作用。为教育培养人才,为保护和传承本土优秀文化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远见卓识的提案,得到州政协的重视。

红河县政协

      红河县马帮文化积淀深厚,尽管岁月沧桑,时代变迁,但保存下来的建筑文化、石缸文化、碑刻文化、水文化等等,如今仍熠熠生辉,照亮着前行之路。何作庆老师知恩图报,情系家乡,在工作之余,倾注了很大热情,深耕中国陆疆侨乡马帮史,著作等身、自成权威一家。红河岸边的这支迤萨马帮是他关注的重点,颇有理论建树。拳拳之心,得到侨乡父老的称赞。

       2007年11月,红河县侨联主办、王崇信老师主编的《侨乡红河》创刊。一本普通的读物,成了宣传侨务、联结侨心的桥梁,深受侨胞的青睐,也得到了国家和省州侨联的好评。何作庆老师十分钟爱这本刊物,热心呵护有加,撰写了大量稿件,锦绣文章跃然纸上,为《侨乡红河》增色不少。

红河县政协

       2012年,红河县侨乡文化研究会成立,可谓全国首屈一指。时任州侨联主席周碧奋、王崇信老师、何作庆老师、李信忠等一些文化达人被聘为顾问。研究会吸纳了一批侨界的精英,人才济济。何作庆老师十分关心研究会的工作,精心指导。他利用广博的人脉,牵线搭桥,争取到广东五邑大学捐助人民币四万元给研究会。使得侨乡口述史的抢救和征集收到明显成效,催生了一批音乐、摄影、美术、文艺和文学作品,为侨乡文化锦上添花。近年来,《侨乡红河》越办越好,办出了特色,办出了亮点。

      王崇信老师编著的《迤萨史话》《老照片中的侨乡迤萨》等有影响力的专著相继问世,填补了迤萨侨史的空白。在王崇信老师的精心策划和运作下,红河县侨联建成了“红河县马帮侨乡历史文化展馆”。这项文化工程,得到了迤萨侨界以及何作庆老师的关心支持。展馆开放后,何作庆老师带着红河学院的莘莘学子,来到红河,走进马帮展馆,深切感受到了迤萨马帮文化的博大精深。

红河县政协

     春播一粒籽,秋收万颗粮。2024年3月,春和景明,经中国侨联批准,红河县迤萨马帮古镇被列入全国第十一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在挂牌仪式上,中国侨联、云南省侨联、红河州侨联的领导等出席了揭牌仪式。王崇信老师、何作庆老师也应邀出席了揭牌仪式,见证了光荣时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编辑:邵炳祥

  编审:杨   辉

  复审:张仕雄

  终审:马雪刚

红河县政协

关键词推荐:喀什合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