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知识网作文、诗词、文学知识分享平台

顾客积分兑换商品怎样做账(06/05更新)

新人999|
5

平时客户买东西时形成的度积分商场可以做成下面的分录:
借:销售费用,
贷:预计负债,
客户买东西时:
借:预计负债,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道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积分兑换商品怎么做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业务宣传费
贷:库存商品—某商品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会计上授予客户奖励积分的处理

(不考虑增值税)
借:应收账款 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9500
递延收益 500
客户来商店兑换时:(假定本次将兑换10000万积分,所兑换的商品成本价90万元)
借:递延收益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每兑换一次,就调整一次收入)
结转所兑换的商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 90
贷:库存商品 90

积分兑换业务怎么进行会计处理

和你平常一样的做账
只是把银行存款科目换成销售费用就是了
兑换时
借:销售费用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
结转时和正常情况一样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积分兑换商品的账务处理是什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积分制非常普遍,其使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积分兑换商品的账务处理该怎么做?
案例:喜羊羊百货促销,当购物每满200元积20分,购物不足200元部分不积分,积分可在1年内兑换商品,1个积分可抵付3元,积分可用于兑换喜羊羊百货里面所有商品。某顾客于10月10日购买了售价2000元(不含增值税)的皮包,该皮包的成本为1200元,顾客并办理了积分。12月10日该顾客将全部积分兑换了一条牛仔裤。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下同),相关会计核算如下:
(1)10月10日:
借:银行存款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400
递延收益600
(2)12月10日:
借:递延收益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00
积分兑换商品相关会计分录:
(1)商户发货时:
借:应收账款--客户--积分--交易平台
贷:主营业务收入
(2)商户收款时,积分所折算价款直接转入积分账户: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积分--客户
销售费用
贷:应收账款--客户--积分--交易平台
(3)交易平台将客户所用积分折算价款后划入商户账户: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积分--客户
什么是递延收益?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
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企业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政府补助,在“其他收益”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本科目应当按照政府补助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积分兑换商品怎么做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业务宣传费
货:存货
应交税金-进项税转出

会计上授予客户奖励积分的处理

最近我也在纠结这个问题啊,我感觉计算方法之所以不一样,可能是由于准则上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给出个例题讲解,所以编题人的理解不一导致的吧。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上这么写“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为单独销售可取得的金额。如果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不能够直接观察到,授予企业可以参考被兑换奖励的公允价值或其他估值技术估计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
我个人感觉,如果按讲解上“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为单独销售可取得的金额”来看,下面那题的做法能对的上。
不过上面那到题我也见过,我觉得也挺有道理的。我的理解就是,把销售收入在销售商品和积分之间按各自的公允价值比例分开了,而不是按总收入减去积分的公允价值。
就好比由于购买方同时购买了两件商品,卖方给予了一定优惠,以100元的价格销售了两件分别价值100元和20元的商品(奖励积分就好比是这20元的商品)。
确认收入时,肯定是按100×100/120和100×20/120来分别确认两件商品的销售收入的,
而不能先确认b的收入20,而a的收入就用100-20来确定吧。
我感觉上面那题就是按这个道理来做的。
另外,讲解上说“如果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不能够直接观察到,授予企业可以参考被兑换奖励的公允价值或其他估值技术估计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
运用估值技术的做法我还真在网上看到过,他那个题更复杂,消费者有3000积分能兑换30元的的商品,兑奖标准是1%,5000积分能兑换100元的商品,兑奖标准是2%,越往上持有的积分越高,兑奖标准越高。那道题的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就是测算出来的,我数学烂,也看不懂。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最后,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在准备考试,如果在考试时遇见这样的题,题目可能会直接用括号给出(每一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为xxx),这样就不必烦恼了,用收入去减公允价值就可以了。
否则的话像上面这两道题只是说(每一奖励积分能兑换xxx元的商品),我也不知道该用哪种方法来确定积分的公允价值,一个是准则讲解的规定,一个是按道理来做的,蒙圈了都。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学的太浅,只是懂个皮毛,有好多问题要是有个老师能探讨探讨就好了。

文章说明:本文收集于网络,仅作参考,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