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知识网作文、诗词、文学知识分享平台

人物 | 王龙辉:让“捣蛋鬼”学会美的表达

新人999|
9

编者按

提升审美能力,是学生美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怎样引导学生把对三维世界的想象,投射在二维画布上,完成从想象到表达的转换,则需要考验美术教师的教学功底。本期《人物》栏目将目光聚焦平江县和常德市鼎城区的2名美术教师,走进他们的课堂实录,体验一番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

王龙辉:让“捣蛋鬼”学会美的表达

通讯员 童丹平

新学期开学,平江县简青芙蓉学校的王龙辉又和一年级的孩子相遇了。

“小朋友好,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老师。”眼前的孩子正用一双清澈又黑亮的眼睛看着王龙辉,她也期待着这群“小天使”将怎样回应自己。“哦!‘王’老师,是‘王八’的王吗?”声音虽小,但当这句话在安静的教室里响起时,就显得格外突兀。更糟糕的是,其他的学生也跟着哄笑起来。

这样的场景让王龙辉意识到,这群可爱的“小天使”,也有“捣蛋鬼”的潜质。此刻,自己应该大发脾气树立威信,还是顺着这个“玩笑”,跟孩子们打成一片?思考了半刻,王龙辉保持着微笑说:“是‘王八’的‘王’,但我更喜欢解释为‘女王’的‘王’哦!”

从教26年,王龙辉知道,对付这群“捣蛋鬼”需要另辟蹊径。

一天,美术课上,一名叫小意的男孩在课堂上总是静不下来。翻翻这个,摸摸那个,但图画本上一根线条都没有。王龙辉走到他身边问道:“你为什么不画呀?”“我不会”,男孩只是轻微抬头,接着又继续手中的撕纸游戏。地板上,碎纸已经铺了一地。

课堂上王龙辉没再“打扰”这个专心开小差的孩子。但课后,王龙辉把他带到办公室,拿出一只勾线笔给他:“你能把这个图案画给老师看吗?”小意握着笔,一只脚在地上不停地踹着,嘴里嘟囔着什么,就是不动笔。

“画错了也没关系的!”为了不让孩子害怕,王龙辉放低声音,语气温和地继续引导,“你看,在这儿画几根线,再在这儿把它连起来……”但小意充耳不闻,身子转来转去。直到预备铃响起,小意想着躲不过,终于提笔开始画。

虽然歪扭,却是一气呵成。“你画得很好呀!如果能涂上颜色就更好看了。”王龙辉赶紧肯定和表扬他,同时就势把马克笔推到他的面前。小意接过来,又选择了几支彩色笔开始涂颜色。王龙辉一看,色彩挺丰富的,涂得也还均匀饱满。

她心中了然,这孩子就是“懒精”在作怪。

在以后的美术课堂上,王龙辉随时关注着这个孩子。“线条勾得很流畅,要是能画大些就好了。”“纸上还有很多空白,能增加点别的吗?”“这个颜色可好看了,你能把它全部涂完吗?”“好有想法的造型,能把这个画到今天作业中去吗?”

一学期过去,小意已经可以完成一幅完整的画作了。

王龙辉知道,低年级的孩子对外界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以绘画为例,就是各种无意识的涂鸦,但这也是他们对艺术魅力的大胆表现。教师应充分重视孩子们爱想象和爱装饰的特点并加以引导,让他们发现美,创造美。

就像这堂“撕纸添画”的课。王龙辉把一张彩纸随意撕成若干小纸块,并说:“每人拿一块,拿到什么就用什么。”孩子们一脸疑惑:“这是什么呀?我怎么画呀?”

王龙辉观察着孩子们的动向,她拿起其中的一张问:“你们看这一张,圆圆的形状像不像小乌龟的壳?”

“有点像。”“不太像!”同学们众说纷纭。

她继续引导,“要是给它加上乌龟头和尾巴呢?”说着,按照纸片的轮廓,添上了头和尾巴。

“像!太像了!”孩子们叽叽喳喳讨论起来:“我知道怎么画啦!”“我的这个好像大树啊!”“我的这个是一艘航空母舰。”“老师你看,我把这个纸倒过来,加上两个轮子就是小汽车啦。”“这个好像我妹妹的头哦!”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中,时不时向她炫耀着自己的画作。

“这种荒诞性的艺术绘画阶段是孩子们的黄金时期,是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不具备的。我要做的,就是赞赏其独特性,激发孩子的思维火花,打开他们的创作思路,让他们自由地表达。”

资讯

资讯

资讯

原文刊发于《湖南教育》2024年4月B刊总第1272期

资讯

在这里,读懂教育!

长按关注>>>

盘它

文章来源:湖南教育,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