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结尾并不难
同学们似乎都有体会,写作文,开头结尾最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好的开头和结尾,是一篇文章的关键。就拿开头来说吧,同学们往往认为,构思再好,临到落笔,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说起。好不容易把文章写完了,又不知道如何作结。我认为,同学们之所以认为开头结尾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观念有误,二是还没有掌握最基本的开头结尾的方式。
古人对文章的开头结尾很重视,元代的乔梦符就认为,好的文章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这是什么意思呢?它告诉我们,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脑袋一样美丽动人;中间的主干部分,要像猪的肚子那样充实饱满;文章的结尾呢,应该像豹子的尾巴一样警策有力。“凤头,猪肚,豹尾,”是古人对文章要求最形象、最生动的概括。明代谢榛则主张文章“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它告诉我们,文章的起句很重要,应该像爆竹一样,清脆响亮;结尾应该像撞钟一样,清音袅袅。也就是说,文章的开头一定要不同凡响,震撼人心;文章的结尾应该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古人对开头尤为重视。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金人杨载则要求文章的开头:“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譬如杜牧的《阿房宫赋》的开头:“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又如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的开头:“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这些开头都精彩纷呈,雄浑而凝重。但这样的开头,毕竟是可遇不可求的。在文章中,相当多的开头却很简单,如苏轼的《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这一开头,并无特别之处。在平淡无奇的开头之后,作者徐徐向读者展现出:“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此后,在对话中,苏轼又有一段旷达通脱的议论:“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至此,苏轼越写越精彩,谁还会苛责《赤壁赋》开头简单呢!可见, 一篇文章,总要贯通起来看,要求处处妙笔生花,其实也是难以做到的。
怎样开头
开头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十种。
一、直起式。所谓直起式,就是开门见山,开头点题。
苏轼在《石钟山记》的开头写道: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雨果在《两个弃儿》的开头写道:在卢森堡公园里,有两个小孩手拉着手。大的可能有七岁,小的可能有五岁。由于他两被雨淋湿了,他们便往有阳光照射的小径上走。大男孩领着小男孩,他们衣衫褴褛,脸色惨白。小男孩说:“我很饿。”
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以上文章的开头,都是运用开头点题的方法。
二、引起式。所谓引起式,就是引用名人名言、箴言、谚语、诗词引出话题。
林斤澜在《春风》中的开头写道: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方苞在《原人》的开头写道: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前者引用俗语,给人以清新形象之感;后者引用孔子的话,显得起句庄重,令人肃然起敬。
三、逆起式。所谓逆起式,就是由对立观点、现象切入主题,揭示矛盾,以形成鲜明的对比。
王安石在《读孟尝君传》的开头写道: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逆起式开头,往往会造成曲折回旋之妙,进而收到发人深省的效果。
四、喻起式。所谓喻起式,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取譬设喻,以使言语生动,不同凡响。
鲁冰在《沙漠的眼睛》开头写道:沙漠像是一位婆婆,满脸皱纹,满身沙尘;可是在沙漠中间,还有一汪泉水呢——它是沙漠的眼睛,那么明亮,那么清澈。
雷抒雁在《阳光》的开头写道: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伸展开来,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以比喻开头,本体和喻体固然要相似,语言的表述也应不落窠臼,只有这样,效果才能凸显出来。
五、突起式。所谓突起式,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出语不凡,先声夺人,使人一见而惊。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的开头便道:“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归有光《宝界山居记》的开头是: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没于波涛之间以百数。
以上两例,均以奇句夺目,令人读后为之心灵一震,眼睛一亮。
六、巧用故事式。所谓巧用故事式,即在文章的开头,用一个故事说明事理,既增加趣味,又先声夺人。
夏衍的《野草》开头就写道: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的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的。
杨其力的《五彩池》开头就是一个故事:在我小时候,最爱听祖母讲“五彩池”的故事。 天上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一个五彩池,池中的水分红、黄、绿、蓝、紫五种颜色,十分鲜艳。住在山上的神仙用池中的彩水煮成“琼芝仙药”,吃了以后长生不老。那时候,我真的想变成一个腾云驾雾的“神仙”,飞到美丽的五彩池边去看看。以后长大了,才知道那是祖母哄着我玩的,就再也不相信五彩池的神话了。谁能想到,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川省松潘县藏龙山上,就真有这样的五彩池,而且比传说中的更多、更美!
两篇文章,均巧用故事作为开头方式,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七、设置悬念式。所谓设置悬念式,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描写人物的反常举动或其中的意外结果,其中的缘由先不告诉读者,待吊足读者的胃口之后,再在文中作细细交代。
张秋生的《阁楼、田野、城堡、高架公路和我的童话》一文,开头便设置了悬念:读了这个题目,你以为我在写一则稀奇古怪的童话吗?不,我只是想借此机会说说我的心里话。
再看《特殊的葬礼》的开头: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的葬礼服,亲自主持了葬礼仪式。这个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的。
两个例子,均设置了让读者产生一系列疑问的悬念。悬念开头,让读者必先睹为快,欲罢则不能。
八、创设情景式。所谓创设情景式,即通过描绘环境,抒写感情来渲染气氛、设定情景,以对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创设出一种情景美。
舒乙故乡的水系列《满湖荷香》的开头就写道:北京是荷的城。城内有荷,城外有荷,湖湖有荷,甚至家家有荷。
冰心的《我们这里没有冬天》的开头是这样写的:那天同几位朋友在一起,大家都说北京的气候,似乎一年比一年暖了,而且冬天一年比一年短,几乎短到没有冬天。我们记得小的时候,北京的冬天长得很,夜中蜷缩在被窝里,总听见呜呜的卷地的北风,窗纸像鬼叫一样,整夜地在呼啸。早起挟起书包,冒着风低头向前走,土道当中被车轮碾过的雪,压成一条一条小沟似的烂泥,不小心一脚踩下去,连小棉鞋都陷在泥里,拔不出来!胡同两旁的门洞里,永远有几个蜷伏着的人,要饭的,拣破烂的……冻得发紫的脸,颤抖的四肢,衣衫像枯叶一样,一片一片地挂在身上,嘴里发着断续的呻吟。看到这些痛苦的形象,我们脚下不自觉地走快了,就在我们“慌不择路”的时候,我们的小棉鞋就陷在泥里了!
两例均以创设情境开头见长,前者创设了北京城遍地荷花的情景。后者创设了我小的时候北京城很冷的情景,与北京城的冬天一年比一年短,短到几乎没有冬天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九、隽永题记式。所谓隽永题记式,则以题记开头,或阐述行文缘由,或导引内容,或揭示文旨。
刘墉在《把握时间》的开头用了题记:如果你没有崇高的理想,就不能战胜自己的惰性,无法战胜惰性,就很难把握时间!
赵恺在其长诗《林散之》中的开头,引用罗曼•罗兰的话作为题记:在现代艺术中恢复古老的安宁:这是贝多芬,也是席勒和歌德的梦想。
题记的语言往往精炼而富有哲理,以便读者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触摸作者的情感脉搏。
十、综合修辞式。所谓综合修辞式,即利用多种修辞手法开头,从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流沙河的诗歌《理想》的开头,是用四个排比句组成: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染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台湾作家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见的》是这样开头的: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前者用了比喻、排比的手法;后者用了设问、拟人的手法。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往往会收到不同凡响的审美效果。
怎样结尾
结尾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十二种。
一、呼应开头式。所谓呼应开头式,就是文章的结尾,同开头遥相呼应,从而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刘佳的《友谊的枝头》,开头这样写道:友情更像一棵树,只要你细心,它就可以枝繁叶茂。但这是棵树,有些枝要好好地保护,而有些枝条却要果断地修剪掉,树才能顺利生长。
结尾回应开头:精心修剪之后,我发现友情这棵树只剩下真诚、关怀、信任,快乐地伸展着枝条,旺盛地生长成一片葱郁。此时,我发现树的顶端有一只饱满而红艳的友情果实正高挂着,等我来采摘。
与首段照应,凸显深化了主题,结尾耐人寻味。
二、卒章显志式。所谓卒章显志式,又称“画龙点睛式”。即在文章的结尾,彰显文章的主旨,从而让读者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结尾,从叙事转入说理,以哲理性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结,画龙点睛,揭示主旨。该名句亦成千古绝唱。
三、补充前文式。所谓补充前文式,就是在结尾对上文作合理补充,使阐述的观点和道理既全面又稳妥。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的结尾写道: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此文倡导“尽吾志”,但又担心片面强调主观意愿,容易“谬其传”,故在收笔时加上一句“深思而慎取之”,作为对“尽吾志”的补充,使结尾更加圆满,阐述事理无懈可击。
四、推论对策式。所谓推论对策式,就是对推论提出对策,提出要求,从而使结尾虑事严谨,意味深长。
我们来看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最后的结尾: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是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鲁迅对“拿来主义”的人提出要符合一定要求;否则拿来就会走样,于国无益,于己有害。如此收束全文,使文章观点更趋严谨,结尾也更加耐人寻味。
五、引用名言警句式。所谓引用名言警句式,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引用名言警句,以表述出含义深刻且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从而起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赵恺在《涕泪纵横的旋律》一诗的结尾这样写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含冤九泉的死者,为了不再出现没有骨灰的骨灰盒,记住中华民族那个最危险的时刻。前进,前进,前进,进!冒着敌人的炮火。
《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田汉同志,被“四人帮”迫害致死,竟尸骨无存。追悼会上,他的骨灰盒里是一卷《义勇军进行曲》,这首诗的结尾,引用了国歌的歌词,再次唤醒人们,为自由、民主而奋斗!
六、巧用疑问式。所谓巧用疑问式,就是在文章的结尾,采用悬疑性的疑问句,让读者去猜测、去推敲,似语义更强烈,意味更深远。
贾平凹的《我的小桃树》,结尾这样写道: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我的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个花苞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你那花儿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精灵,对吗?
以疑问句结尾,似问似答,语义比陈述句更为强烈,更能唤起人们心底的记忆,引发人们心灵的思考。
七、妙用蕴语式。所谓妙用蕴语式,就是在文章的结尾,采用意蕴深刻的语言,让人感到语言凝练,意味隽永,语意含蓄,精美传神。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的结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寥寥几语,便把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种种难言的情感蕴含其中,堪称神来之笔。
八、以景结情式。所谓以景结情式,就是以景结尾,以景结情,从而得到含蓄蕴藉、韵味悠长的旨趣。
崔颢的《黄鹤楼》的结尾: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上面两例,都是典型的以景结情式,以景生情,以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胸怀。
九、抒情议论式。所谓抒情议论式,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在抒情的基础上加以议论,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从而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
袁鹰的《归帆》的结尾这样写道:生活,也一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有汐也有潮。在驶向共产主义彼岸的长长的航程里,在每一天送走夕阳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这条船上的归帆,是属于哪一种呢?你又打算怎样迎接明天的旭日呢?
作者在抒情的基础上,发出议论收束全文,最后用疑问句做结句,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回味的余地。
十、情节突转式。所谓情节突转式,就是在结尾处情节陡转,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
张志强的短文《错误》的结尾是这样写的:老师展开眉毛,站起来大声说:“她答得对,你们问的也对。这节课找到的错误便是:你们中的许多人不敢承认正确,不敢为正确辩护。”
原来,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个长而复杂的长句子,让大家看看是否有错误,语文老师还告诉大家,这节课主要是发现一种错误。结果大家议论纷纷,纷纷指出这个句子中的错误。只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这是一个好句子。这个小故事的结尾情节急转直下,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这就增强了文章的喜剧效果,给人一种出其不意的审美感觉。
十一、综合修辞式。所谓综合修辞式,就是在文章的结尾,运用排比、比喻等手法,使文章既有气势,又形象生动。
林立宪的《学会微笑》的结尾:在微笑中学会幽默,在微笑中学会抗争,在微笑中学会拒绝,在微笑中学会憧憬,在微笑中走向成熟的人生。
金波的诗歌《会飞的花朵》的结尾一段:蝴蝶,蝴蝶,你像会飞的花朵。你飞呀飞,飞向远方,远方也是鲜花的海洋……
前者用了排比,后者用了比喻,使文章既美妙又生动。
十二、自然收束式。所谓自然收束式,就是在文章内容表达完了以后,自然收束全文。不去设计蕴含哲理的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使文章单纯明快、朴实无华。
陶潜的《桃花源记》的结尾写道: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作者按照文思的发展,自然收束全文,使文章的结尾与主干浑然一体,使文章简洁明快,朴实自然。
以上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开头结尾的方式,同学们在写作中可灵活掌握,切忌生搬硬套。宋人李涂说:“行乎其所当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真作文之大法也。”苏轼也曾说:“有意而言,意尽而止,天下之至言也。”其实,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完全顺乎自然,顺乎文意的需要和发展。同学们在作文实践中,要多读多写多练,就一定会掌握“诗外之功”,写出好的开头和结尾来。